近日,广州综合频道《广州新闻联播》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持续引起广州干部群众热烈反响。增科院作为广州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予以报道。详情请见以下视频:报道文字如下: 5月10日,广州综合频道《广州新闻联播》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持续引起广州干部群众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形成广泛合力,为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多做贡献。4月12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先后视察了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广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打造自主品牌等情况,引起广州科技制造企业的热烈反响。立足于科技创新、坚持自立自主。目前,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孵化的科技型企业达36家,累计孵化培育规模以上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在孵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仪器、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增城区域领先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基地。中共党员、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蒋明华博士:“今后,我们将围绕增城“车、显、芯”的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加快“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进度,打造科技创新全过程生态体系,引进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促使优质人才和优质产业向增城区集聚,助力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增城僑夢苑高新產業分園區增科院被評為廣東「A級孵化器」2023-04-19 14:13:15原創來源:香港商報網責任編輯:嚴燕紅 近日,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於公布2022年度科技企業孵化載體運營評價結果的通知》。增城區廣州增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增科院高新產業孵化器)被評定為「A級孵化器」。增城僑夢苑增科院高新產業孵化器分園區,被評為廣東省「A級孵化器」廣州增電科學技術研究院(增科院高新產業孵化器)成立於2018年9月,由 「電子科技大學廣東電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牽頭,聯合院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等國際創新資源建設的新型、專業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據悉,增科院共有1.5萬平方米孵化場地,在孵科技型企業3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三年規劃產值過億元的5家,2021年孵化總產值達2.5億元。預計增速將長期保持在30%以上在孵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晶片、精密儀器、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初步形成了增城區域領先的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集的基地。(記者 賴小青 通訊員 穗增宣)頂圖:增城僑夢苑增科院高新產業孵化器分園區,被評為廣東省「A級孵化器」
增城,排名全市前列!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3-04-14 11:49 发表于广东 第九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平行分会暨泛半导体·微观器件产业发展论坛将于4月18日举行,开发区投资促进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精心策划,联合推出“聚焦第九届广州投资年会增城平行分会活动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增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活动顺利召开和招商项目招引呐喊造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3月31日《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2)》出炉 ● 2021年,增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72%;全社会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为21.53%,得分88.30分,全市排名第四。 ● 高技术产业占比得分为92.86分,全市排名第二,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21.70%,居全市第一。这一连串亮眼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增城科技创新的强劲活力 近年来,增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区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全力引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扩展创新载体、提升创新水平,不断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向前发展。 如今,在增城这片热土上,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崛起”攻克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留在增城“大干一场”……创新活力迸发、创新热潮涌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变为增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育主体增活力创新主体提质增量呈现新气象看似普通的一块小小金属材料却蕴含着大工艺、硬科技——走进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山精密”)新技术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该公司专注于高精密不锈钢异型材料和特殊性能钛、铝、镁等多种合金、多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的研发及生产,凭借着产品技术优势,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头部品牌在金属材料领域核心的研发创新与制造服务商。▲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效果图去年,众山精密更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联合建立“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不断突破材料领域技术壁垒致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材料创新平台推动中国材料技术走向全球领先行列 从初创起步到赢得市场,众山精密的发展秘诀是创新。公司董事长朱华明介绍,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62项,申请中专利逾100项。“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超1.1亿元,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3亿元!同时还将在高端机床核心传动部件等前沿领域展开尝试。”他表示。▲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围绕创新主体提质增量,增城多措并举推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区科技企业培育台账,分门别类,以申促建,以评促进,推进企业逐步成长。2022年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735家,首次突破700家,较2021年增长172家,同比增长27.89%。 随着创新“主力军”的崛起一大批行业龙头骨干和领军企业正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为增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建成华南地区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试验室,为汽车企业开展全领域研发验证试验; ● 广东越海集成项目将建设晶圆级封装生产线、3D传感器模块生产线,填补增城、广州乃至广东在“晶圆级先进封装”领域的空白; ● 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在三种以上传感器芯片制造工艺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增芯项目效果图搭平台添动力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实现新跨越去年首家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正式落地并启动运行 该研究院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瞄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装备、新型材料、绿色建造与环保等六大研发领域,充分发挥湖南大学人才、科研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打造高端人才聚集洼地、高新技术创新高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目前已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近1亿元。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微纳制造与检测平台黄光区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 ● 近年来,增城积极对接广州“一区三城”创新布局、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谋划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撑增城科技创新能级持续跃升。 ●目前,增城侨梦苑已形成“1个核心区+11个分园区”发展格局,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扩展前的11倍,基本形成“一园区一特色”发展模式。增科院高新产业孵化器、银江孵化器、迅镭产业孵化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认定,增城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翻倍增长。 ● 增城还先后推动元宇宙产业学院等5家产业研究院以及智慧家庭标准中心等5家侨梦苑创新创业驿站完成创建,服务越海TSV封装项目研发基地等半导体项目研发中心完成建设,并建成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家。 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并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等现有载体增城择优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专利技术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区共集聚高层次人才232人次博士、副高人才3000多名47名人才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优生态蓄合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取得新进展不久前,增城正式出台实施《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修订)突出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战略地位重点聚焦“芯”“车”“显”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奖补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办法》主要围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产业载体提质、科技金融发展以及提升孵化平台育成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具体奖补措施。其中,新型研发机构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最高奖励600万元。新政的出台是增城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的一个缩影加快修订相关政策 当前,有关部门正加快修订《增城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关于推动广州增城侨梦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不断规范和加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和项目管理,推动增城侨梦苑实现更高层次发展。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 为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增城还通过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022年全区获得市立项科技项目13个,其中3个农业方向项目每项获得市扶持资金100万元;组织申报广州市科技项目15个、市政策性补助项目5个;申报广东省科技项目55个。 组织开展系列政策申报兑现,共向8个项目拨付2021年科技创新资金计划项目(第二批)奖励资金1616.78万元,向19个项目拨付2021年科技创新资金计划项目(民生科技项目)补助资金138.8万元;另有入选侨梦苑创业启动支持1类人才项目7个。 积极开展和参与活动 去年,增城积极发动区内122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服务51家企业获得赛事奖励;举办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涵养科学精神、启发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全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关键。增城开发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抓实科技企业引、育、服,推动创新主体量质双提升,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文/记者:陈惠瑜编辑:刘晓雯审校:陈翠珠值班主任:陈婕妮终审:王戟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合作、报料联系小编微信号 :zcrb-qmt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3-02-12 18:57 发表于广东全国排名66!较上一年度跃升了10名增城经济开发区从全国第189位提升至66位提升幅度在广东省6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居首位 根据商务部《2021年度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通知书》2021年度(2022年综评考核结果)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7家开发区中排名第66名,较上一年度跃升了10名;在东部地区107家开发区中排名第38名在2016-2022年考评中,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全国第189位提升至66位,七年累计前进123位,提升幅度在广东省6家国家级经开区中居首位。2022年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新路径、激发新动能、实现新突破、勃发新气象持续发挥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在全国经开区中力争上游向着赶超一流行列大踏步前进▲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创新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2年综评考核5大类30项考核指标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15项指标优于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水平优势指标数量占比从42%提升到50%综合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2021年,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5亿元,同比增长16.2%,土地开发利用率达到87%;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由62家增长到68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336家增长到386家; ★企业数量增长率保持58.1%快速增长; ★东、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之间合作共建园区和援疆、援藏、援助边(境)经济合作区数量由3家增长到5家; ★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等6个生态环保类指标均接近全国经开区最优水平。重大平台建设提质增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扩容提质将广州东部枢纽核心区、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平台纳入委托管理范围委托管理范围由原来的99平方公里拓展至302平方公里▲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充分衔接广州东部枢纽、增城“十四五”等发展规划持续深化完善扩容提质战略研究成果借鉴“两条腿走路”的立法经验全面梳理核心条文和管理权限目录全力配合广州市人大推进《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立法▲东部枢纽效果图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广州东部枢纽上升为全市重点发展平台成立市区两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组织高水平技术团队高标准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形成阶段性成果▲东部枢纽产业转型升级迸发新动能聚焦“车”“显”“芯”产业链招商2022年新洽谈项目完成入库455个同比增长57.44%签约项目205个,同比增长68.03%注册项目207个,同比增长72.50%▲维信诺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绿天然项目、江铜精密铜导体项目以及九识半导体项目等8个百亿级(投资额或营收超百亿)项目签约落户 ★全年组织召开6场经济工作专题会议,分别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分类分级精准跟进服务,推动产业稳链补链强链; ★建立产业项目筹建“一个平台、一个方案、一份指引”的“1+1+1”“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以“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围绕产业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的目标,做到“企业爱、动工快、投资跨着步子迈”,主动为重点企业排忧解难,“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分别建立问题及需求清单,服务保障21个重大产业项目动工,以“妈妈式”服务推动问题高效化解。 与此同时,加快智能家居、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立区的步伐越迈越稳。▲广州龙之杰康养产业园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枢纽+开放”利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以及广州东部枢纽崛起的有利契机推进“陆上丝绸之路”扩量提质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引进重点外贸新业态及外贸平台项目培育我区跨境电商、外综服出口模式、保税物流等外贸新业态发展做好希音外综服项目、绿天然进出口食品产业园项目等项目的跟进和服务推动项目带来进出口额增长充分发挥省“外资十条”等政策引导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大力引进外资项目▲平安(增城)科技硅谷二期厂房(资料图) 2022年,共引进希音、华芯、远洋等15个外资项目,同比增长114%,储备合同外资约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科技创新展现新活力增城经开区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让更多技术、产品迈向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2022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达385家,增长30%,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735家,同比增长30.%;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99家,增长71.36%,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 ★2021年度我区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30亿元达到34.52亿元,增长21.5%,研发投入强度达2.72%,是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正增长的四个区之一。 ★多项创新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增科院成功认定为我区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迅镭孵化器、银江孵化器正在申报国家级孵化器;第一家新型研发机构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注册落地并高效运营;水电二局、中新汽车成功认定广州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我区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中新镇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成功获批;北控环保装备、新莱福磁材等企业首次入选2022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核心示范区规划图▲增科院 ★侨梦苑“一苑多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2家园区通过侨梦苑分园区评审,有望今年形成“1个核心区+13个分园区”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一园区一特色”。至2022年底,侨梦苑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675个,创新创业人才389人,专利拥有量超1900项,4家分园区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侨梦苑创新中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开发区与行政区高度融合科学整合行政资源优化设置5个工作部门“区政合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标营商环境5.0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推出“容缺办”“歇业制度”“穗澳通”等商事登记便利化措施推行“主题申办”上线“一件事”主题联办服务申请材料精简50%办理时间节约90% ★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住所场地使用证明电子化应用建设推广政务服务“云窗口”平台。 ★推动广汕高铁增城段、增城西站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增城经开区各园区内外交通更加畅通。华师附中增城学校等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已建成投入使用,推动广州科教城在建学校加快建设。▲新塘站及其周边地区效果图 ★市妇儿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开业运营,区人民医院(广医四院)改扩建和南方医院增城分院二期建设项目已封顶,积极推进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增城开发区园区发展局文/记者:林春妮、通讯员史春丽 编辑:黄艳枫审校:曹剑萍值班主编:陈婕妮终审:王戟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合作、报料联系小编微信号 :zcrb-q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