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公开采购公告为提高建议、提案质量,民革东莞市委会委托各科研单位参与参政议政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民革东莞市委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现面向社会发布采购公告,欢迎符合条件的服务机构参加本次采购活动。一、招标课题本次招标课题共2项,课题名称详见《2024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选题参考》(附件1)。招标课题确立2项课题,课题资助总计7万元。课题设计须按规定的课题名称进行设计,自选题目的标书不予受理。二、投标条件(一)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东莞市登记注册企业或组织;(2)民办非企业单位;(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的组织;(三)参与本项目前两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四)供应商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三、申请材料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应标申请书》(附件2)一式3份(盖公章的原件1份,其他2份可提供复印件),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2.《2024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应标申请一览表》(附件3)一式1份,须盖公章。四、联系方式联系人:杨洋;联系电话:13826942865;联系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科创路96号联科创研中心61栋。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附件1:2024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选题参考.docx附件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应标申请书.docx附件3:2024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应标申请一览表.xls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东莞市委员会2024年3月11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增城点燃科技创新引擎,全力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向前发展,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在增城集聚,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张亮眼的科技创新成绩单!增城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磅出台并实施科技、人才、侨梦苑政策,大力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创新载体不断发展增城国家级侨梦苑实施“一苑多区”模式,目前,增城侨梦苑已认定富士康科创园、增科院高新产业孵化器等9个侨梦苑分园区,形成了1个核心区+9个分园区格局,总面积超22万平方米,扩展了10倍;2020年落户创新创业项目150个,引进各层次人才100人,引进的项目数是以往每年的20倍、引进人才数是以往每年的11倍。成立至今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289个,累计引进各层次人才180人。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孵化器20个,已建成面积88万平方米,通过广州市备案登记15个,累计登记面积28.1万平方米。同时,宝盛国际创新中心、珠江国际创业中心、平安(增城)科技硅谷等一大批科技孵化载体正在加紧建设,规划在建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建成LED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电子信息产品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等3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大幅降低了增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其中,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中国赛宝实验室)已开始生产服务和科研工作。项目建成后,每年服务企业将达到3万家以上,预计年产值达到60亿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基地一期正式启动运营并成功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填补了增城汽车产业链在高端技术检测及认证领域的空白。金鉴实验室是由国家高层次人才方方牵头成立的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和碳化硅芯片及器件失效分析的新业态科研服务机构,是国家认监委批准的CMA/CNAS第三方检测机构,自2013年成立以来,建成了中国第一条完整的LED失效分析线,填补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空白,改变了国内企业寄送样品到国外检测机构分析的局面。该实验室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新主体不断崛起聚焦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壮大企业规模并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全区高企达517家,其中营收亿元以上高企100家,占比19.3%,规上以上高企253家,占比48.9%。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正式建成广东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产线将聚焦中小尺寸全柔AMOLED模组,涵盖曲面、折叠、穿戴和车载等新兴应用领域,同时具备高扩展技术空间。项目达产后可充分应对未来柔性面板产能转化为高端智能终端产品的供货压力,拉动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6日,经营范围包括具有独立功能专用机械制造、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机器人系统生产等。企业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首批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等荣誉称号。广东聚胶粘合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卫生制品热熔胶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营产品为环保热熔压敏胶,是中国最大的卫生用品用热熔胶供应商、全球第四大卫材热熔胶供应商,被认定为广东省环保热熔压敏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主要骨干成员均来自行业内最大的三家跨国公司。目前公司正在筹建波兰工厂,2022年产能达到14万吨,将打造热熔胶行业世界级标杆工厂,向全球国际化大公司迈进。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一家专业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用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是农业部指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企业先后承担有“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等10多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并曾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现拥有通过国家农业部GMP验收的禽流感灭活疫苗、胚毒灭活疫苗、细胞毒灭活疫苗4条生产车间,生产规模为年产各类兽用生物制品50亿羽份,是华南地区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基地。▌创新人才不断集聚实施“广聚英才”计划,优化引才育才工作机制,累计新建省博士工作站2家,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家,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37人次,其中院士16名、国家级人才22名;博士800余人,硕士1800余人,登记备案的副高以上职称人才1983人。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2017-2020年,共评选出36个增城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侨梦苑累计引进硕士以上各层次人才180人,其中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16人、院士5人(含外国院士)、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外籍专家32人、华人华侨、港澳台、海归人才105人。重点引进了剑桥大学方方、中山大学何晓顺、香港大学张江文、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北京科技大学何新波等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增城出台《广州市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市增城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广州市增城区人才奖励支持办法(试行)》以及《关于打造增城侨梦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业集聚区”实施方案》《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关于促进侨梦苑创新产业集聚的政策举措》等侨梦苑“1+2”政策,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科技金融、侨梦苑扶持等政策叠加,支持力度达到国内区级一流水平。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擘画了中国创新发展蓝图。作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全国居首的省份,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亦明确了目标和路线图,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其中广州承担了多项重点任务。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更需找准问题,才能精准发力。如何将丰厚的科创资源转化为整体竞争优势?如何激活基础研究作为创新源头的作用?如何突破区域内的壁垒,促进湾区整体的科创大循环?……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广州以一系列实招硬招加强自我修炼,打造创新之城未来可期。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 摄只待弯弓射大雕:勾勒科技创新轴,优化科创空间布局从中新广州知识城至南沙科学城,汇聚广州“一区三城”和核心创新节点,串联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条“弓臂”形状的南北方向轴线愈发清晰。这是广州面向”十四五“举全市之力打造的科技创新轴,轴线上集中了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一把“充满张力的科创之弓”正蓄势待发。广州科技创新轴如同弯弓的弓臂如果解析科技创新轴的主阵地“一区三城”,会发现广州并不缺乏科创资源。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仅琶洲核心片区及周边就汇集了9家中央属科研院所,6家省属科研院所,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新知识城则先后引进瑞士龙沙、粤芯、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广州科学城如今已经建成1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南沙科学城则由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将打造上天(空间科技)、入地(地球科学)、下海(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中科院大学广州学院、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分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均已落户。打造科技创新轴则是广州继续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一步,通过破除配置区域的局限性,以“物理集聚”催生“化学反应”。未来广州科技创新轴将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空间聚合逐步变成创新要素聚合反应。城市轴线是城市的“主动脉”,亦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表示,科技创新轴优化了产业和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也体现了广州改革的魄力。“这将打通体制机制的壁垒,打通企业间的壁垒,打通行业间的壁垒,将科研、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形成规划合理的产业格局。”他说。广州琶洲片区航拍。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摄重剑无锋破长空:布局高端战略平台体系,提升基础研究硬实力科技创新同样有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原则。基础研究往往看似无用,难以迅速转化为经济价值。但世界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有赖于长年累月的基础研究。“十四五”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创新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广州将聚焦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关键点。”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广州将大手笔地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为此,广州正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以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柱,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生物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力军,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这些布局均是为了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科学发现,甚至带动从“1到10”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比如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的建设就是为了攻克“高效安全开采模拟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载人长周期原位观测研究与可燃冰‘五保’原位取芯采样”两大技术难题,为可燃冰开采的全过程提供长期观测和实时预警等技术支撑。冷泉大科学装置园区在搭建平台的同时,广州也推动科技创新从产业主导模式发展到“以科学引领产业”的新阶段。如今,广州市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比重达13.9%,创历史新高,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今年3月,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科技创新领域新基建政策。广州将改革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探索拓宽科技创新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海纳百川据英才:探索人才制度改革,建设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广州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大胆探索,推进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这意味着,广州科技创新轴的“南北两级”都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事实上,在今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号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南沙就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出台前,南沙已经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比如相继举办“链接世界·智汇南沙”人才系列活动、2020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等人才活动。去年12月,南沙还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集聚国际英才20条措施》,面向全球发布6500余份“招贤令”。 同时还依托南沙海外人才协同创新中心,以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以色列特拉维夫分中心为基点,面向北美、欧洲、亚太地区精准引进国际英才。在《实施方案》中,“国际”一词出现达44次之多,其中有诸多突破性的举措:比如境外人员可担任国企等单位的法人、设立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评价鉴定机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试点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南沙人才环境将不断跃升。澳大利亚籍高层次人才EAMES MARK一家三口,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首发仪式上,获发首批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而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的关键词则是“自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明确,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畅通科研人员在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双向流动渠道,破除限制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南北两极”的牵引下,广州的人才发展环境也逐年提升。根据智联招聘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广州人才净流入占比排名全国第四。目前,在穗工作“两院”院士115人,诺贝尔奖获得者8人,颁发人才绿卡7000余张,引进外籍高端人才3234名。精诚合作广聚力:联结创新链条,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如何迈向高层次协同创新共同体,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必答题。而协同创新有两方面课题需要破解,一是从创新链条出发,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如何各自发挥优势、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二是从区域出发,大湾区各地如何发挥各自科技和产能禀赋,进行创新的协作。针对第一个课题,广州正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搭建舞台,既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也让更多科创英雄同场竞技、公平竞争,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根据《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试行)》,广州面向全国张榜,支持具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或联合体,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并明确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市财政资金支持。拿出真金白银,筑牢创新生态。为了实现湾区各地的协同创新,广州还积极和湾区其他城市开展科研合作。去年10月,广州与深圳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科技领域推进广深战略合作第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完成。目前两市正推动广深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和科技评审专家库互通。广州也与深圳联合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并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香港分部、深圳分部。同时深圳鹏城实验室也在广州设立了基地。此外,在穗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数量占全省一半。联合实验室创新科研合作模式,不仅汇聚了初具规模的院士团队,还诞生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合作成果。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揭牌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进行公示,广州协同周边城市打造的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三个集群入选,将成为全国重点集群培育对象。这同样展示了广州在强化协同创新方面的成效。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提升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能级,建成更加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是广州“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主要发展目标。广州要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上取得新的突破,关键是要串珠成链,将散落分布的各类重大创新载体平台和域内外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有机链接整合起来,优化城市科技创新布局,提升区域创新协同体制机制,形成多极联动发展格局,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强市。第一,做强“南北两极”和中间关键节点,东进南拓推动广州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科学城、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具有强大的科技资源集聚和辐射功能,是一个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创新极。广州“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链接一系列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2021年1号、2号文件,重点支持南沙新区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支持黄埔区的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省市联动共同支持南沙、黄埔打造南北科技创新极,为广州科技创新东进南拓、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位于广州科技创新轴“北极”的黄埔区,具有极为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产业基础。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抓住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和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快营商环境创新和产业智能升级,促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等战略创新平台间的联动发展与产业协同,全面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总体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能级。位于广州科技创新轴“南极”的南沙新区,属于后发展地区,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许多产业项目、创新平台等尚处于规划布局、资源导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释放“南极”在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强市的核心引擎功能和极点高地效应,一是要积极推进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等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二要推进科技创新功能性服务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优质创新资源在南沙新区的布局与落地,促进“南极”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在更高水平上协同融合发展。第二,构建广州科技创新轴多极联动的体制机制,提高广州域内外创新极和关键节点间的协同创新水平。多极联动打造广州科技创新强市,应在三个不同层面着眼:一是加强广州各区的多极联动。应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功能定位的专业化差异化以及将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纳入考核指标等手段,切实提高广州各区的协同创新意识和产学研合作水平,避免各区之间出现争夺创新资源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造成产学研创新链条脱节和创新资源的闲置浪费。二是加强广州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其他重大创新平台、关键创新节点间的多极联动。可通过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城市间规划衔接、优惠政策互认互动、利益分配机制创新等手段来实现。三是加强广州与全球科技先进城市的创新发展联动。广州应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通过国际规则对接、鼓励建立联合实验室、科技资源共享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广州与海外创新链、供应链间的发展联动,以开放合作促进广州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人才是关键。一方面要着重发挥大学城、科学城、知识城和诸多高科技产业园区在创新人才集聚中的蓄水池功能,促进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科技服务中介间的深度联动合作;另一方面要着重抓住南沙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南沙在吸引集聚国际化创新人才中的核心引擎功能,打造国际创新人才高地。第三,构建更为便捷完善的交通与信息廊道,进一步夯实广州科技创新多极联动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从国际先进地区和城市的发展经验和趋势来看,随着城市空间扩容拓展和城市群集聚发展,科技创新从“单极”向“多极”空间格局的扩散演变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以交通干线将区域和城市内分散的重要创新极点有机串联起来,以空间互联互通带动科技创新要素的互动与集聚,依托交通廊道形成科技走廊、创新轴带的发展新格局,已成为引领区域和城市科技创新从单打独斗向区域协同转型的新范式。如国际著名的旧金山湾区101公路科技走廊、纽约湾区128公路科技走廊、东京湾区东海道新干线创新带以及国内的长三角G60科技创造大走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都是依托高速公路、城际轨道、城市快速交通网等复合型交通要道而规划构建的科技创新走廊。广州要实现科技创新在空间上的多极联动,应以快捷城市复合交通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通讯网络为基础,将广州科技创新轴串珠成链,促进创新极和关键节点上的技术、人才、信息的低成本快速流动,提高广州科技创新轴上的各创新极和关键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以夯实广州科技创新多极联动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联通中心城区的轨道快线,建立起广州科技创新轴联通南北两端的快速通道。优先实施广州科技创新轴内的市政道路网络结构性提升工程,完善联通各创新极和关键节点之间的快捷城市交通体系。优先完成广州科技创新轴上的5G网络布局,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优化科技创新轴中的交通资源配置,采取“5G+智慧交通”模式进一步提升创新极和关键节点间的道路通行能力。重点依托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和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高水平建设国际数字信息枢纽,实现交通廊道、信息廊道与科技创新廊道的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