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平行分会暨泛半导体·微观器件产业发展论坛将于4月18日举行,开发区投资促进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精心策划,联合推出“聚焦第九届广州投资年会增城平行分会活动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增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活动顺利召开和招商项目招引呐喊造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月31日
《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2)》
出炉
● 2021年,增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72%;全社会R&D经费支出增长速度为21.53%,得分88.30分,全市排名第四。
● 高技术产业占比得分为92.86分,全市排名第二,其中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21.70%,居全市第一。
这一连串亮眼数据背后
折射出的是增城科技创新的
强劲活力
近年来,增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区战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围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全力引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扩展创新载体、提升创新水平,不断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向前发展。
如今,在增城这片热土上,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崛起”攻克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留在增城“大干一场”……创新活力迸发、创新热潮涌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变为增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创新主体提质增量
呈现新气象
看似普通的一块小小金属材料
却蕴含着大工艺、硬科技——
走进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众山精密”)
新技术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该公司专注于高精密不锈钢异型材料和特殊性能钛、铝、镁等多种合金、多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的研发及生产,凭借着产品技术优势,已成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头部品牌在金属材料领域核心的研发创新与制造服务商。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效果图
去年,众山精密更与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
联合建立“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不断突破材料领域技术壁垒
致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材料创新平台
推动中国材料技术走向全球领先行列
从初创起步到赢得市场,众山精密的发展秘诀是创新。公司董事长朱华明介绍,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62项,申请中专利逾100项。“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超1.1亿元,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3亿元!同时还将在高端机床核心传动部件等前沿领域展开尝试。”他表示。
▲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围绕创新主体提质增量,增城多措并举推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区科技企业培育台账,分门别类,以申促建,以评促进,推进企业逐步成长。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二。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达735家,首次突破700家,较2021年增长172家,同比增长27.89%。
随着创新“主力军”的崛起
一大批行业龙头骨干和领军企业
正通过持续技术攻关
为增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建成华南地区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试验室,为汽车企业开展全领域研发验证试验;
● 广东越海集成项目将建设晶圆级封装生产线、3D传感器模块生产线,填补增城、广州乃至广东在“晶圆级先进封装”领域的空白;
● 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在三种以上传感器芯片制造工艺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增芯项目效果图
创新平台提档升级
实现新跨越
去年
首家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的
新型研发机构——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
正式落地并启动运行
该研究院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瞄准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装备、新型材料、绿色建造与环保等六大研发领域,充分发挥湖南大学人才、科研和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打造高端人才聚集洼地、高新技术创新高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目前已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近1亿元。
▲湖大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广州增城)微纳制造与检测平台黄光区
科技创新平台
是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
重要载体
● 近年来,增城积极对接广州“一区三城”创新布局、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谋划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一批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支撑增城科技创新能级持续跃升。
●目前,增城侨梦苑已形成“1个核心区+11个分园区”发展格局,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扩展前的11倍,基本形成“一园区一特色”发展模式。增科院高新产业孵化器、银江孵化器、迅镭产业孵化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认定,增城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翻倍增长。
● 增城还先后推动元宇宙产业学院等5家产业研究院以及智慧家庭标准中心等5家侨梦苑创新创业驿站完成创建,服务越海TSV封装项目研发基地等半导体项目研发中心完成建设,并建成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家。
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并充分利用产业园区等现有载体
增城择优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
专利技术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
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队伍
截至目前
全区共集聚高层次人才232人次
博士、副高人才3000多名
47名人才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取得新进展
不久前,增城正式出台实施
《增城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扶持办法》(修订)
突出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战略地位
重点聚焦“芯”“车”“显”
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全面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奖补
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办法》主要围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研发机构建设、科技产业载体提质、科技金融发展以及提升孵化平台育成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具体奖补措施。其中,新型研发机构获得国家、省、市科技部门认定的,最高奖励600万元。
新政的出台
是增城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的一个缩影
当前,有关部门正加快修订《增城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增城侨梦苑分园区及入驻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关于推动广州增城侨梦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不断规范和加强科技创新扶持资金和项目管理,推动增城侨梦苑实现更高层次发展。
为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增城还通过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022年全区获得市立项科技项目13个,其中3个农业方向项目每项获得市扶持资金100万元;组织申报广州市科技项目15个、市政策性补助项目5个;申报广东省科技项目55个。
组织开展系列政策申报兑现,共向8个项目拨付2021年科技创新资金计划项目(第二批)奖励资金1616.78万元,向19个项目拨付2021年科技创新资金计划项目(民生科技项目)补助资金138.8万元;另有入选侨梦苑创业启动支持1类人才项目7个。
去年,增城积极发动区内122家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服务51家企业获得赛事奖励;举办以“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涵养科学精神、启发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全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关键。增城开发区科技创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抓实科技企业引、育、服,推动创新主体量质双提升,加快高端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增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