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增科院获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牌匾2023.02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构建新格局、实现新提升,在广州市科技局的指导下,2023年2月16日下午,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暨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成功召开。广州市科技局平台基地处雷进处长、卓美辰科长,天河区科工信局曾雷副局长等领导与会并致辞,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协会理事单位,出席本次会议。会上,举行了2021年度新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授牌仪式,雷进处长、曾雷副局长等领导为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等1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授牌。 增科院做为增城区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优质项目培育孵化的工作力度,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增科院获省科协 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23.022023年2月3日,广东省科协、省科技厅联合发布通知《省科协 省科技厅关于2023-2027年度“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 经各地级以上市科协、科技局,有关省直单位和省级学会审核推荐,省科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全省200家单位获认定为2023-2027年度“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增科院简介广州增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增科院)成立于2018年9月,是在增城区委区政府及增江街的大力支持下,由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联合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国际创新资源建设的新型、专业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自成立以来,增科院连续3年被《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并列入《增城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支持发展项目。增科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三年多来,增科院创造了8个“增城第一”的成绩纪录:增科院共有1.5万平方米孵化场地,在孵科技型企业36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三年规划产值过亿元的5家。2022年孵化总值达3亿元,预计增速将长期保持在30%以上。在孵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芯片、精密仪器、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增城区域领先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集的基地!增科院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步跨越,始终以“走前列、 树标杆、做表率”严格要求,成为增城科技创新领域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增城区科协副主席周照铭到增科院调研指导2023.022023年2月2日,增城区科协副主席周照铭莅临我院交流指导,调研“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园区、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区域科技创新等相关工作。区科协郑雄民参加调研。周照铭副主席一行现场考察了园区代表性企业,观看了增科院视频资料,听取了增科院发展情况汇报,对增科院2022年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高度肯定增科院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值培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区科协将积极支持增科院“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园区、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科普基地建设等工作,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希望增科院再接再厉,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新的成绩。黄岳钧博士向周照铭副主席一行的调研指导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详细汇报了增科院2022年的工作进展和2023年的工作计划,期待在区科协的帮助和支持下,以“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园区和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科普教育、企业培育等工作,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华南技术转移中心 2023-01-17 16:38 发表于广东收录于合集#华转学堂159个公 示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广东省技术市场协会面向广东省内从事技术转移工作主体开展的2022年“广东省十佳技术经纪人”评选活动圆满结束。评选活动从宣传发动到终审答辩历时一个半月,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现对评选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应在书面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注明有效联系电话。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将不予受理。公示日期:2023年1月17日-1月22日联系方式:邱珊珊 15813326516电子邮箱:sjpx@sctcc.cn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区环市大道南25号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部6楼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广东省技术市场协会2023年1月17日【关于】 “广东省十佳技术经纪人”评选广东省“十佳技术经纪人”评选活动是广东省首次举办省级的、面向个人的、针对技术转移人才的评选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半月,为广东省优秀技术经纪人提供展示平台,增强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自2022年起,计划每年开展广东省“十佳技术经纪人”评选活动,助力全省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引导广大技术经纪人们向典型看齐,规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探索“技术经纪人”的培育、集聚和使用机制,助力打造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