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日报2022年2月10日报讯 (记者汤芷欣)记者了解到,2022年,增江街将认真贯彻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和区“两会”精神,突出工作重点,补齐短板,强弱项,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三个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在六个方面“奋勇争先”,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增江。 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奋勇争先 增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发挥良好区位优势,补齐“外联不足、内联不畅”短板,认真做好发展规划,推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努力实现“中部融合”的目标。首先,扎实做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探索推动留用地的股权化改革和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和发展潜力;探索空心村、宅基地集中流转盘活经营;推广实施新乡贤制度,用激励措施推动人才、资金、技术向乡村流动。其次,对接好周边三镇两街(正果镇、小楼镇、石滩镇、荔城街、荔湖街),实现多元化沟通,推动中部融合。通过轨道交通、隧道桥梁、市政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顺交通连接,构建外联内畅交通网络;与三镇两街进行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互相加分。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奋勇争先 增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发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补齐发展用地不足短板,谋划东区工业园拓园增效,以龙头、“链长”带动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统筹利用好现有储备地和留用地,扩大东区工业园,同时盘活星河湾、越峰电子等低效或部分闲置用地,向存量要增量;以北汽为链长,推动整车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立完善一条与汽车升级相适应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创鲜农业电商园为龙头,带动辖区以及增城区农产品销售,促进涉农人才聚集,拓宽农村创业就业渠道;以1978、增科院为龙头,带动创新创业,发展工业服务业、农文旅相结合的第三产业。 在乡村振兴出新出彩上奋勇争先 增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五大要求,助力增城推进“全国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区”建设。积极打造“增江画廊鱼米之乡”“花果飘香红色之旅”“青山绿水共享乡村”三条新乡村示范带,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联农合作、助农培训、带农增收,促进产业兴旺、共同富裕,并结合“增江画廊鱼米之乡”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扶持1978智慧农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区方面奋勇争先 增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充分发挥“一山一水夹一城”的生态优势,补老旧城区公共配套不足短板。以“中国第一条绿道”为基础,打造约23公里的增江画廊碧道(初溪到白湖水乡段),将1978电影小镇、白湖水乡、联益东街等包含产业、古八景等沿途节点串联;以东部罗浮山余脉为轴,以太寺坑森林公园、蕉石岭森林公园作为重点,建设一条长约40公里的市民登山健身步道,为打造“森林城市”贡献增江力量;用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微改造”政策,建成停车场、口袋公园、口袋广场等公共场所,为群众提供更多城市公共空间。 在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上奋勇争先 增江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建设并运营好“增江商会馆”,打造一个“重商”“亲商”的服务平台。增江街计划成立专门队伍,帮助企业“引才”“留才”“聚才”;搭建政企、银企、校企、农企交流平台,将人才转化为企业生产力;推动金融支持城乡融合,促进企业、银行、农民之间相互交流,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助力农产品销售,达到联农带农目的。 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上奋勇争先 增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增江街将发挥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优势,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服务质量。教育方面,一是在增江北部规划建设一所小学,解决北部学生上学远及安全隐患问题,释放中心城区学位;二是对增江中心小学进行征地扩建,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医疗方面,一是尽快完成区人民医院拆迁工作,投入更多公共资源,切实做好人民医院周边配套服务;二是完善增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配套;三是继续做好康健城市驿站日常运营工作,切实为全区防疫分担压力。养老方面,健全完善颐康颐养院、站,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高端康养服务。水利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增江街白湖村、光耀村水浸整治工程、东湖水系调度工程,着力解决汛期内涝灾害产生的安全隐患;二是完善北部市政污水管网(誉峰江畔至白湖村段)工程,切实减少群众投诉,节约财政支出。